我院一I型主動脈瘤手術獲得成功
發(fā)布時間:2010-01-07 4024 次瀏覽
53歲的老陳是大港一個建筑工地的瓦工,去年12月3日上午8點多鐘,他照常上班,突然感覺心里不舒服,“之后的事情就什么都不知道了?!钡壤详惢謴椭X醒來時,已經是5天后。他所不知道的是:兇險的I型主動脈瘤差點讓他見了死神,而我院13位醫(yī)護人員、來自滬寧揚三地星夜馳援的手術物資、長達10小時40分鐘的精心手術,為他開展了一場生命大營救。
昨天上午,記者在我醫(yī)8病區(qū)看到準備出院的老陳。他穿著新衣新鞋,面帶微笑,與兒子小君一道走出病房。小君告訴記者,按大港的風俗,家里已準備了鞭炮,擺好酒席,慶祝爸爸重獲新生。
去年12月3日中午12點45分,老陳病發(fā)經轉院后送至我院,已經陷入昏迷,呼吸困難,不斷咳出泡沫樣血痰,有心功能衰竭表現。急診CT檢查提示,他的左心室升主動脈根部已形成巨大動脈瘤,血液不斷流入主動脈夾層,動脈瘤隨時可能破裂。這是最為兇險的I型主動脈瘤,必須動手術。醫(yī)護人員立即對他進行搶救,插上氣管導管,用呼吸機輔助呼吸,通過輸液和藥物維持生命。
下午5時許,剛剛做完一臺手術,今年68歲的心胸外科主任陳鎖成,立即給患者制訂一套周密的手術方案,列出了這臺手術必須用上的物資:帶瓣人造血管、降主動脈支架以及大量血液。可是,帶瓣人造血管、降主動脈支架手術物資鎮(zhèn)江沒有儲備。他們一邊火速與上海方面聯系,請求將帶瓣人造血管晚8點前送到鎮(zhèn)江,另一方面請南京有關方面將支架務必在晚上7點前送達。手術物資等一切安排到位后,手術于晚上8點開始。
就在醫(yī)護人員全部趕來、手術物資有著落的前提下,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(fā)生了:經化驗,老陳的血型是罕見的O型Rh陰性血。這樣的血型因稀少,被稱為“熊貓血”。醫(yī)院血庫里沒有,市中心血站里僅有1300毫升的冷凍血液儲備。而為老陳動這次手術,至少需要3500毫升血液。即便是中心血站的冷凍血液,也要經過解凍、分離等程序,3小時后才能派上用場。
沒有備血怎么辦?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員求援電話打到常州市血站,但是該市沒有這么多Rh陰性血;向揚州市血站求援,有2000毫升!就這樣,長江北岸,Rh陰性血正在分批次解凍、分離;長江南岸,我醫(yī)連夜派專車三次跨越潤揚大橋,去接救命的血液。
帶瓣人造血管到位,主動脈支架到位,Rh陰性血已有2000毫升到位,病人已經無法再等了,晚8點,手術正式開始。無影燈下,病人胸腔被打開。在深低溫體外循環(huán)條件下,手術緊張地進行著。主刀醫(yī)生陳鎖成發(fā)現病人胸主動脈內層破裂,血液充滿了心包,胸主動脈也已極度擴張,甚至可以透過薄如紙的血管壁看到動脈中血液在流動,隨時有破裂可能,命懸一線!手術中,醫(yī)生用帶瓣人造血管置換了病變的升主動脈,在降主動脈中置入人工支架,又將冠狀動脈進行了移植,整個過程十分復雜。因手術十分精細,醫(yī)生必須小心翼翼地操作,同時他們還要控制手術的進度,等待血液陸續(xù)從揚州送來。
無影燈一夜未眠,它與13位醫(yī)護人員一起爭分奪秒。終于在12月4日早晨6點40分,腳已站得麻木的陳鎖成縫完最后一針,手術順利完成。病人被直接送入ICU病房。
從ICU病房轉入普通病房的那天,老陳才恢復了記憶。他說:自己感覺只是睡了一覺,沒想到已經過去了5天。而醫(yī)生和他的家人都知道:他是在死神面前轉了一圈,又回到了人間。
經過30多天的精心護理,老陳基本恢復,出院回家靜養(yǎng)。兒子小君接受記者采訪時感慨地說:得知爸爸當時的危急情況,心里涼冰冰的;而醫(yī)生護士們盡心盡力全力救治,現在心里熱乎乎的。
據介紹,全省僅南京、鎮(zhèn)江共4家醫(yī)院可獨立開展I型主動脈瘤手術。